“述情”一词,通常指的是表达或陈述情感、情绪的过程。它是一种将内心的情绪感受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向外传达的心理过程。在文学、艺术或日常交流中,述情是一种通过语言、文字、行为或艺术形式,传达内心感受的方式。它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呈现方式,帮助他人理解一个人的内心状态或者情感的波动。
述情与每一个人作为参与这个世界活动的独立个体都有着深刻且复杂的关联。述情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个体与外界、与他人以及自我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通过述情,个体能够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找认同,或表达、建立独特的身份认同。
婴儿从刚出生第一声啼哭开始就向外界表达感受,这是情绪情感需求的表达,接着,父母将准备好孩子的名字、“名字”作为一种特定指向性的称呼,让这个孩子具有了特别的身份,这就是建立在社会化早期的身份认同。
由此可见,述情是生命的开端。
文学作品是述情的重要载体。作家通过人物内心独白、对话、情节设定等方式,揭示出人物的情感世界。对于每个独立的个体而言,文学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和自我认知的途径。个体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述情找到共鸣,理解自己和角色。比如,在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对贾母的情感,林黛玉对宝玉的情感,均通过丰富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来。这些情感不仅仅是人物角色的私人感受,也是对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反映。通过人物角色的情感表达,读者能够感受到个体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独立性以及情感上孤独或纠结。
文学中的述情帮助个体识别自己的情感与需求。个体在文学作品中的共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认同某种情感的表达,更是因为文学揭示了他们内心某些无法言说或者未曾言说的感受。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个体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以及背后的动因,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增强。
情感的述说在文学理论中一直被认为是推动叙事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情感,文学作品能够连接作者与读者,揭示人物性格,展现文化背景,探讨哲学命题。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通过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复杂的道德冲突和内心挣扎。在这部作品中,情感述说推动了整个故事的走向,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让读者进入了罪与罚、道德与救赎的哲学深度。
由此可见,述情是文学的开端。
内心的冲突便是叙事医学和叙事心理学框架下需要治疗与心理干预的核心。
情绪便是内心的冲突。
心理学家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提出,叙事疗法不仅仅要关注个体的症状,而是通过患者的“故事”来帮助他们重新定义自己。在这种治疗模式中,患者通过叙述个人经历和情感,能够“重新编织”他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
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通常会反复体验创伤记忆,这些情感和记忆通过语言得以表达时,患者可以逐步构建起更健康的自我认同。研究显示,述情能够帮助这些患者将创伤经验从情感痛苦中解脱出来,并获得心理重建的机会。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研究表明,情感表达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患者通过讲述自己内心的冲突、恐惧和痛苦,能够促进自我调节,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有效治疗心理障碍。
心理创伤是强烈的情绪反应。
由此可见,述情是心理创伤治疗/干预的开始。
有意思的事实是,心身医学认为躯体症状就是情绪本身,而情绪则是内心的冲突,躯体症状具有负面的指向性。
这是一项基于”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Data, RWD)“框架下由西部精神医学会联合 80 余所医院共同研究形成的共识。
这项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传统医学中面对患者单一生物学的一元论视角在慢病医学的临床实务过程中已经不再适用,这也意味着医学心理学模型在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得以深度的挖掘和理解,使得医学更加注重情感和心理层面的需求。
负面情绪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免疫系统。当人处于负面情绪时,大脑会发送信号给下丘脑。下丘脑如同身体的“指挥中心”,它会调节垂体的活动。 垂体进而影响肾上腺,促使肾上腺分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皮质醇在短时间内适量分泌可以帮助身体应对压力,但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下,皮质醇持续处于高水平。这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如减少淋巴细胞的生成和活动,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细菌的关键“战士”。 同时,负面情绪还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例如,长期焦虑可能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这会使体内的免疫细胞分布发生改变,使免疫防御出现漏洞,从而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现当代基于慢性病发展的研究,多数围绕临床医学病理循证的方法展开,罕见围绕慢性病患的个人特质展开。在过去临床带教科研完成《平安肿瘤康复心理康复指南1.0》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一部分患者通常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
- 通常在病发或检查之前两年内伴随严重的心理创伤体验(如丧失、分离、背叛等),创伤事件可能关联物理损害;
- 患者家庭关系紧张或者表面平和实则暗流涌动;
- 主观痛苦的感受(无论是病理生理层面还是病理心理层面);
- 社会身份逐渐丧失;
- 病程持续久的慢病患者通常表现出“‘疑病”的精神心理状态,这一点作证了当把躯体症状作为情绪去管理,部分精神科药物在慢病临床会得以获益的原因;
- 患者本人个体的自我评价降低,自我认同逐渐丧失;
- 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患者的人格发展也受到影响。
获得的启示是:
- 慢病患者的康复需要临床病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共同作用;
- 其实慢病心理康复的实质是完成叙事治疗和患者教育的过程;
- 述情是引导患者康复的第一步;
- 帮助患者重写“人生故事”是临床心理学临床实务的重中之重。
具体而言,研究显示,慢性病患者(如癌症、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情感的述说有助于减轻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并在心理层面上增强其对治疗的接受度。以癌症患者为例,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患者通过与医生交流他们的恐惧、焦虑和绝望等情感,不仅帮助他们减轻了情感负担,也使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为其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治疗方案。这表明,情感的表达和述说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针对慢性病患者大量的临床实务工作证明,述情是个体达到真正心身康复的开端。
情感的述说往往是个体理解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根本途径。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情感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核心构成,它通过表述和交流,成为人类与世界、他者之间互动的方式。在存在主义哲学中,尤其是海德格尔和萨特的思想中,情感被看作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础表达。情感的述说不仅是个体内心的反映,更是对外部世界和他人关系的回应。
海德格尔的“存在先于本质”理论表明,人类通过情感的表达,经历了存在的根本境况。情感让个体得以在世界中找到自我,并通过对他人的情感回应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萨特的《恶心》中,主人公罗奎则通过情感的描述来理解他与世界的隔阂和疏离。萨特强调,情感不仅是个体的心理反应,它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方式,是人类自由与选择的体现。
拉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主体破碎”的核心概念,拉康认为主体不是一个完整的实体。主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是在语言和社会文化秩序中构建出来的。在这个构建的过程中,主体会经历“破碎“。
这里要提到后现代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认为社会不是客观的,而是文化建构的产物。这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主体破碎”观。
例如,语言是象征秩序的典型代表。当我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时,其实是在用社会共有的符号系统来定位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主体的欲望和需求被语言所切割。我们想要表达的真实感受和欲望,经过语言的过滤后,可能变得面目全非。
巧合得是,这也印证了薛定谔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的背后是有序走向无序的逻辑。
这便是为什么通过述情有助于帮助个体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和提升自我意识原因。
这便意味着,述情是个体自我觉醒的开端。
情感的述说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它更通过影像、音乐、剪辑等手段进行多维度的呈现,比如电影、话剧、音乐剧等。
电影不仅仅是讲故事,它还通过视觉、听觉的方式传达情感。例如,斯坦利库布里克的《闪灵》通过极富张力的镜头语言和音乐效果,讲人物的情感世界与恐怖氛围紧密交织,创造出深刻的情感冲突和哲学意涵。
影视作品中的情感不仅仅是人物心理的反映,它还承载了文化、社会、哲学层面的探索。情感的述说通过视听语言,使影视作品从简单的娱乐形式升华出深刻的思想表达,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哲学意义的载体。
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在其《电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电影叙事的基础是情感的表达。无论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眼神交流,还是通过背景音乐、音效、镜头角度的变化,电影通过情感的可视化呈现,使观众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以《美丽心灵》为例,这部电影通过主人公约翰・纳什的内心独白和精神障碍的情感波动,展现了理智与情感的斗争,进而推动了整部影片的情节和主题发展。
述情是影视作品推动观众获得高沉浸式共鸣体验的开端。
可见,述情是一切叙事的起点。
这一命题在生命科学、文学理论、临床心理学、临床及康复医学、哲学理论以及电影理论中都有着深刻的体现。从临床治疗到文学创作,从哲学反思到电影艺术,情感的表达和述说始终是人类理解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核心方式。通过情感的述说,我们不仅能够理解疾病和治疗,还能洞察人生的意义、文化的深度与社会的变迁。情感的述说,是一切叙事的原动力,也是人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找意义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