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心理学”指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关心“人类行动的故事性”的观点或者立场(莎宾,1986),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别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
人类的行为和体验充满意义,这种意义的交流工具就是故事,而非逻辑论证和法律规定的格式。
定义 #
叙事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它聚焦于人们如何通过讲述故事来构建自我、理解世界以及赋予生活意义。
叙事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生活经验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的,这些故事塑造了个体的身份认同、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
主要内容 #
- 自我叙事与身份建构
- 个体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建构自我身份。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将自己描述为一个 “从挫折中不断奋起的奋斗者”,这种自我叙事会影响他对自己的看法和行为。自我叙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活经历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比如,经历一次重大成功后,他可能会在自我叙事中增添更多关于能力和成就的内容。
2. 叙事结构与功能
- 叙事心理学研究故事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的情节发展和结尾。一个完整的叙事可以帮助个体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例如,在回忆童年的创伤事件时,个体以 “事件发生 - 自己的感受 - 如何应对 - 事件的后续影响” 这样的结构来讲述,这种结构有助于他理解创伤对自己的影响,并且在讲述过程中可能获得情感的宣泄和对事件的重新认知。
- 叙事的功能包括组织记忆、传达价值观和构建人际关系等。
- 通过叙事,个体可以将碎片化的记忆组织成有意义的故事。同时,故事中也蕴含着个体的价值观。
比如在讲述一个关于帮助他人的故事时,体现了乐于助人的价值观。在人际关系方面,分享故事是增进人际理解和亲密感的重要方式。
3. 叙事与心理健康
积极的叙事风格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关。
例如,具有乐观叙事风格的人,在讲述困难时会更关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自己的积极应对资源。相反,消极的叙事风格可能与心理问题有关。如在抑郁症患者的叙事中,往往充满了无助、绝望和自我否定的内容。叙事心理治疗正是利用这种关联,通过改变个体的叙事来改善心理健康。
研究方法 #
- 叙事访谈
- 这是叙事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与被访谈者深入交谈,引导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
-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要注意营造一个开放、信任的氛围,让被访谈者能够自由地表达。
例如,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 “你能给我讲讲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吗?”
2. 叙事分析
- 对收集到的故事进行分析是关键步骤。叙事分析包括对故事的内容、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分析。
- 可以采用编码的方法,将故事中的元素进行分类和统计,以揭示其中的规律。
例如,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如成长、失落等),情节的复杂性(是否有多个情节线索),以及语言的情感色彩(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中性的)。
应用领域 #
- 心理治疗领域
- 叙事心理治疗是叙事心理学的重要应用。如前面提到的,治疗师帮助来访者重新构建积极的自我叙事,以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引导来访者关注自己生活中的积极事件,挖掘被忽视的资源和能力。
例如,对于一个遭受职业挫折的人,治疗师帮助他发现自己在挫折中所展现的坚韧品质,改写(重新编写)一个关于 “在职业困境中不断成长” 的故事。
2. 教育领域
- 叙事心理学可以用于教育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的学习故事来提高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
例如,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克服学习困难时的经历,这种分享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在课程设计方面,也可以采用叙事的方式,如通过讲述学科发展的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
3. 组织管理领域
- 在组织中,叙事可以用于团队建设和员工激励。通过分享组织的成功故事,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例如,在公司年会上讲述公司从创业初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这些故事可以激励员工为组织的未来发展而努力。同时,了解员工的个人叙事也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从而进行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